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201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迎来关键转折点。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发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发展主线,要求高校动态调整学科结构,强化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并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这一政策背景为南昌航空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具有航空特色的高等院校,南昌航空大学积极响应政策号召。2017年,学校研究生院制定《关于做好2017届硕士毕业生离校工作的通知》,细化毕业证发放、论文提交、图书归还等流程,确保符合教育部规范。例如,要求毕业生在6月12日至14日期间完成图书馆图书注销,并提交电子与纸质版硕士论文,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学术资源的完整性,也体现了学校对培养质量的严格把控。
2017年4月,一则关于南昌航空大学2017级翻译硕士(MTI)因毕业论文不合格集体延期毕业的传闻在网络发酵。尽管学校未公开回应,但结合教育部“严把出口关”的政策背景,该事件折射出当时高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视。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高校需建立完善的分流淘汰机制,确保毕业生达到相应学术标准。南昌航空大学在此背景下加强论文审核,体现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决心。
典型案例中,某MTI毕业生因论文实验数据不达标被要求修改,最终通过补充调研和导师指导顺利毕业。这一过程虽充满挑战,但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术规范的严肃性,为后续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江西省教育厅调整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未就业毕业生档案直接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简化报到流程。南昌航空大学据此优化离校服务,例如:
一卡通退费:毕业生可至大学生事务中心办理校园卡余额退费,卡片留作纪念;
电费清退:以班级为单位提交南昌籍学生银行卡号,将寝室电费打入指定账户;
档案转出: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协作,确保档案材料完整并及时寄送。
这些举措既符合政策要求,也体现了学校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例如,某毕业生因工作调动需紧急调档,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加急处理,助其顺利入职航空工业某研究所。
2017年,南昌航空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国炎因贪腐受贿600余万元被判刑,其“学术带头人”身份与腐败行为的反差引发社会震动。据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指控,王国炎在14年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建设、人事任用等方面为他人谋利,甚至将部分赃款用于包养情妇。
此案暴露了高校内部治理的漏洞。例如,王国炎在位期间主导的“南昌航空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中,存在多起违规招投标现象。尽管学校随后加强审计与监督,但案件对学校声誉的负面影响持续多年。部分毕业生回忆,2017年毕业典礼上,校长罗胜联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坚守初心”,被视为对学术不端事件的隐性回应。
尽管面临管理挑战,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的科研工作仍取得显著进展。例如:
飞行器工程学院:研究生就业率达99%以上,毕业生主要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部分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博士;
国际合作:多名研究生获波士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名校录取,体现学校国际化培养的成效;
学科建设: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等专业通过教育部评估,为后续申报博士点奠定基础。
2017届研究生就业率达99%以上,具体去向包括:
航空领域:60%以上毕业生进入航空工业、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飞行器设计、航空发动机研发等工作;
深造与留学:近40%学生选择国内升学或出国(境)攻读博士,如杜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藤校;
跨界发展:部分毕业生进入银行、金融、税务等领域,或考取公务员、参与西部计划。
典型案例中,某航空工程专硕毕业生放弃国企offer,选择加入某民营航空企业,参与国产支线客机ARJ21的适航认证工作,其团队研究成果获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奖。
南昌航空大学通过多项举措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校企合作:与航空工业洪都、中国商飞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017年新增省级校企合作示范项目2个;
就业指导:开设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培训,举办航空专场招聘会12场,提供岗位800余个;
政策支持: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2017年共223名学生获助,覆盖建档立卡户、残疾家庭等群体。
2017年6月13日,南昌航空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583名研究生、4972名本科生及留学生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名誉校长向巧在讲话中分享个人成长故事,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最好,因为你不会知道,哪件事哪个瞬间会决定你人生的走向”。校长罗胜联则以“自我、环境、祖国”三个关键词寄语毕业生,呼吁他们“坚守初心,永保此刻一般,最闪亮的眼、最炙热的血”。
典礼上,主席台领导为毕业生拨流苏,这一传统仪式既是对学术成就的认可,也象征着人生新阶段的开启。某毕业生回忆:“当校长为我拨流苏时,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而是即将以‘校友’身份回报母校的人。”
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的研究生毕业证,既是政策改革的见证,也是个人成长的印记。它记录了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探索,承载了学术规范与质量把控的阵痛,更凝聚了无数毕业生“航空报国”的初心。当2017届学子手持证书走向社会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有对“勤奋、创新、严谨、务实”校训的坚守——这或许正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最珍贵的馈赠。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