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8973889360(给力教育)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在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历史长河中,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不仅是一纸证明,更是特殊历史时期下青春奋斗的见证。这份承载着四年求学记忆的证书,背后是疫情后教育秩序恢复中的坚守与创新,是学院与学子共同书写的时代篇章。
2024年6月27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梦剧场隆重举行。典礼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形式,3102名毕业生中,部分代表佩戴口罩入场,而未能返校的学生通过学院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参与仪式。据统计,线上观礼人数达10余万人次,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典礼在全场高唱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暖场曲目《这就是爱》《我和我的祖国》等点燃了师生热情。院长宁洁在致辞中转达了江西师范大学党政主要领导的祝福,并回顾了学生们四年来的成长历程。她提到:“2020年9月,你们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居家隔离、线上学习、延期高考等考验后,来到这片校园,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1378天。”这段话引发了全场共鸣,许多毕业生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我们的青春因疫情而特殊,也因坚持而闪耀。”
在磅礴激昂的乐曲中,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逐一为毕业生颁授学位证书,拨穗正冠。这一传统环节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镜头聚焦每一位毕业生的笑脸,记录下他们从“学生”到“校友”的身份转变。商学院毕业生付伟明在发言中回忆道:“退役复学后,我曾担心无法适应校园生活,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重拾信心。今天,我穿着学位服,看着导师为我拨穗,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典礼上,2012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戴海浪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通过视频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勉励学弟学妹“精勤求学、敦笃励志”。这种“云端对话”打破了代际界限,让毕业生感受到校友网络的温暖。此外,学院还为2024届校友联络员代表颁发聘书,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友文化生态。
2024届毕业生入学时正值疫情后期,学院迅速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据教务处统计,2023-2024学年,全校开设线上课程占比达40%,其中《互联网+》《挑战杯》等实践类课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完成。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钟璐屹在论文中写道:“我们曾用三天时间完成线上课程作业,用专业软件绘制校园抗疫海报,这种经历让设计更有温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保障了教学安全,也为学生适应数字化时代奠定了基础。
尽管面临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压力,2024届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刘霖同学的漆画作品《停泊》入选五年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成为学院首个获此殊荣的本科生。他在获奖感言中提到:“当实验室关闭时,我们用3D建模还原文物;当资料无法邮寄时,我们通过云端协作完成创作。”这种“云科研”模式后来被纳入学院《跨学科协作指南》,成为教育创新的典型案例。
针对2024年就业市场复苏中的结构性矛盾,学院推出“三个一”工程:每人一次职业测评、每班一场企业直播、每专业一个实习基地。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曾好洁通过学院搭建的“云面试”平台,同时收到3家世界500强企业offer,最终选择入职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她的案例被写入学院《2024届就业质量报告》,成为“互联网+就业”模式的标杆。
2024届毕业生参与了一项特别活动——每人撰写一封《给十年后的自己》信件,投入学院初阳湖畔的“时间胶囊”。胶囊封存仪式上,商学院毕业生李婷写道:“我在备考公务员时曾想,如果失败,这封信就是我的慰藉;现在我想,它更应是我的起点。”2025年,部分毕业生返校开启胶囊,发现信中预言的“元宇宙教学”“AI导师”已部分实现,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校友文化更具生命力。
为弥补无法线下合唱的遗憾,学院发起“毕业歌云创作”活动。2024届学生改编歌曲《初阳湖的约定》,歌词中“虽然口罩遮住笑脸,但眼神依然明亮”成为年度金句。该曲MV在B站播放量超50万次,弹幕中“2024届永不散场”的留言刷满屏幕。毕业生王鹏举在采访中说:“这首歌是我们对母校的告白,也是对未来的宣言。”
学院推出“行知人”APP,毕业生可通过地理定位功能找到附近的校友。2024届外国语学院毕业生吴子诺在深圳创业时,通过APP联系到同届翻译专业校友,共同完成“校园文化数字藏品”项目。他感慨:“毕业证书把我们连在一起,而APP让我们走得更远。”这种数字化校友服务,让母校成为毕业生终身发展的资源平台。
2024届毕业证书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学生可通过学信网查询证书全生命周期信息。学院与台州市黄岩中盛证书有限公司合作,引入“温变油墨”“隐形水印”等防伪技术,有效遏制了假证泛滥。2025年,学院在采购2025届证书时,延续了与该公司的合作,确保技术标准的连续性。
在2025年学院25周年校庆上,2024届校友代表向新生赠送“毕业证书模型U盘”,内含四年课程视频、活动照片及校友联系方式。这种“数字传承”让新生提前感受毕业情怀。院长宁洁在致辞中说:“2024届用坚韧定义了青春,而你们要用创新续写传奇。”
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显示,83%的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领域工作,其中15%从事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兴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接增在2025年毕业典礼上提到:“当年我们担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会影响质量,但事实证明,这届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展现的适应力,恰恰是我们最成功的教育成果。”
2024年的毕业证书,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缩影,更是行知精神的时代注脚。当2025届毕业生接过同款证书时,2024届校友正在全球各地书写新的篇章:有人扎根西部支教,有人攻克芯片难题,有人用艺术疗愈人心。正如证书内芯那行小字所写——“持中秉正,知行合一”,这份跨越四年的传承,让每一张毕业证书都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种。
Copyright ©2010-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