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毕业证样本(景德镇学院2019年全日制图片收藏)
时间:2025-08-30 点击:次
景德镇学院2019年毕业证样本
引言:瓷都大道的最后一届,一张证书的时光印记
2019年7月3日,景德镇学院北苑球类馆内,一场庄重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对于2019届毕业生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学业的总结,更是母校在瓷都大道838号校区举办的最后一届毕业典礼。一张张毕业证书,承载着青春的记忆,也见证了学院从旧址到新校区的历史跨越。
一、毕业典礼:瓷都大道的谢幕礼
2019年7月3日,景德镇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如期举行。这场典礼因学院即将搬迁至新校区而显得尤为特殊——它是瓷都大道838号校区的“最后一届毕业礼”。
仪式流程:
典礼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领导宣读《关于授予辛友等722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并为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校长陈雨前亲自为毕业生代表授予学位证书,行拨穗礼,并发表题为《立大志、行正道、勇实践、敢担当、圆梦新时代》的致辞。他寄语毕业生:“这是最好的时代,是生逢其时的时代,希望你们走进新时代、融入新时代,书写每个人新时代青春新篇章。”特殊背景:
2019年是景德镇学院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学院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二期建设近200亩已启动。此时,旧校区即将完成历史使命,而新校区(浮梁大道3号)正等待迎接下一届学子。对于2019届毕业生而言,这场典礼成为他们与母校旧址的告别仪式。学生反馈:
优秀毕业生代表、15英语班龚丹钰在发言中流露出对母校的不舍:“在景院的日子,是青春最美好的注脚。”教师代表田双则希望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师长的教诲化为前进动力。典礼在毕业生向教师献花的温馨场景中落下帷幕,而人生的新征程就此开启。
二、毕业证的设计:防伪与校训的交融
景德镇学院2019年的毕业证书严格遵循教育部规范,同时融入学院特色,体现严谨与人文关怀。
封皮与材质:
防伪纸张:采用防伪水印纸,内含金属线或隐形纤维,纸张通过荧光油墨印刷,在紫外线下可显示隐藏图案。
工艺设计:封面印有校徽、校名及“毕业证书”字样,使用变色油墨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呈现不同色彩。
内芯细节:
防伪技术:内芯采用微缩文字技术,文字需在100倍放大镜下可见;证书编号与身份证绑定,可通过学信网验证真伪。
校训标注:证书内页印有校训“自强不息、泽土惠民”,下方注明毕业生姓名、专业、学制及校长签章,并加盖学院钢印。
特殊标注:
对于联合培养或校企合作项目,证书内芯可能注明合作单位名称,体现教育多元化。例如,与陶瓷企业合作的专业毕业生,其证书可能标注实习经历或技能认证信息。
三、发放流程:规范与温情的平衡
2019年的证书发放因学院搬迁而面临特殊挑战,流程既严格又充满人文关怀。
线上审核,确保资格:
毕业生需在教务系统提交毕业申请,上传成绩单、实习证明等材料。
教务处联合各学院审核学分、实习情况,未达标者需参加补考或重修。
线下领取,安全有序:
分批领取:毕业生分两批返校领取证书,第一批为专升本考生,第二批为其余毕业生。
防疫要求:返校前需体温检测正常,校门口查验健康码(虽2019年无疫情,但学院已开始注重健康管理)。
特殊情况,暖心处理:
无法返校者:支持邮寄或委托他人代领,学校通过EMS邮寄档案,但需签署风险告知书。
未修满学分:暂缓发放证书,学生可申请下学期重修,保留离校手续材料。
离校手续,一站式办理:
毕业生需到班主任处领取《离校通知单》,依次办理宿舍公物清点、图书归还、费用结算等。
书本费、住宿费退费通过线上转账,避免现金接触。
四、争议与反思: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2019年的特殊安排引发了一些讨论,核心在于“严格标准”与“灵活处理”的平衡。
学分标准的争议:
部分学生因实习单位变更或课程冲突导致学分未达标。学院坚持“不降低标准”,要求补考或重修,引发“是否应放宽要求”的争议。
校方回应:毕业证书是学业能力的证明,必须确保质量,但通过线上辅导、延期考试等方式提供支持。
证书发放的公平性:
邮寄服务可能存在延误,委托代领需提供繁琐证明,部分学生担忧信息泄露。
学校加强与快递公司合作,确保邮寄安全,并严格审核代领人身份,最终未发生重大失误。
学信网信息误差案例:
毕业生袁女士发现学信网个人信息中的身份证号录错一位数字,导致证书无效。学院学籍科回应称,2004年前后电脑办公尚不普遍,可能是手写登记时出错。最终,袁女士提交证明材料后,学校协助更正了信息。这一事件反映出信息录入与审核流程的严谨性需加强。
五、毕业证的意义:超越纸面的青春印记
对于景德镇学院的2019届毕业生而言,这张证书的意义远超纸面。
职业起点:
陶瓷工艺、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凭借证书进入知名陶瓷企业或设计工作室,证书的防伪设计与学院声誉成为就业敲门砖。
专升本毕业生则通过证书继续深造,如部分学生考入本科院校攻读硕士学位。
校园文化的传承:
证书上的校训“自强不息、泽土惠民”时刻提醒毕业生践行职业精神。
防伪设计中的校徽、水印等元素,成为校友身份的象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搬迁背景下的历史见证:
2019届毕业生经历了学院从旧校区到新校区的过渡,证书上的“瓷都大道838号”成为他们独特的人生标记。
许多学生在社交媒体晒出证书,配文“在旧校区的最后时光”,引发共鸣。
六、结语: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2019年的毕业证书,是景德镇学院与学子共同书写的篇章。它见证了严格标准下的灵活应对,记录了最后一届在瓷都大道校区的温情瞬间,更承载了无数青年对未来的期许。
如今,当2025年的毕业生接过属于自己的证书时,2019届的学子或许会想起那个夏天——北苑球类馆的毕业典礼、分批领取的证书、以及证书上那抹独特的防伪标记。这些记忆,如同证书上的微缩文字,在时光的流逝中愈发清晰,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青春印记。